我国物权法浮动抵押制度批判之反思

被引:1
作者
黄海英
机构
[1] 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
关键词
浮动抵押; 内涵; 价值; 批判之反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物权法》首次规定的动产浮动抵押制度,该制度在传统物权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属于兼具保全功能和融资功能的新型担保方式。由于制度设计在立法层面上的疏漏,该制度在理论上不断遭到学者的批判,在实践中则对银行及民事主体鲜有涉及。随着这一制度执行,这种批判已经告一段落。但对这一批判进行反思,仍然有利于我们在实践中完善浮动抵押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不宜轻率规定“动产浮动抵押”.[N].梁慧星;.人民法院报.2006,
[2]  
民商法论丛.[M].梁慧星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
[3]   动产浮动抵押若干问题研究 [J].
陈忠禹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12) :40-41
[4]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浮动抵押制度 [J].
郑文睿 .
理论界, 2007, (07) :173-174
[5]   浅论浮动抵押 [J].
曹迎春 .
太原大学学报, 2007, (02)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