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调发展视角的区域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12
作者
金晓斌 [1 ]
易理强 [2 ]
王慎敏 [1 ]
周寅康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区域发展差异; 综合评价; 空间结构;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研究成为学术界和政府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领域。长期以来学者们主要以单一经济指标或复合经济指标作为衡量因子,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及差异背后的自然、社会、经济驱动机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不单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应是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基于这一理解,从可持续协调发展入手,建立了区域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表征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支持3个方面的27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区域综合发展的测算方法,提出了综合发展指数和发展协调指数。在案例分析中运用所设计的测度方法对江苏省内县级行政单位的综合发展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511 / 5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西藏昌都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熵值时序分析 [J].
何祖慰 ;
杨忠 ;
罗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2) :192-195
[2]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J].
刘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2) :131-135
[3]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钟太洋 ;
黄贤金 ;
李璐璐 ;
王晨 .
资源科学, 2006, (02) :154-162
[4]   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蒲英霞 ;
葛莹 ;
马荣华 ;
黄杏元 ;
马晓冬 .
地理研究, 2005, (06) :965-974
[5]   近2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 [J].
许月卿 ;
贾秀丽 .
经济地理, 2005, (05) :600-603+628
[6]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 [J].
徐建华 ;
鲁凤 ;
苏方林 ;
卢艳 .
地理研究, 2005, (01) :57-68
[7]   上海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形态演变的信息熵与分维分析 [J].
赵晶 ;
徐建华 ;
梅安新 ;
吴健平 ;
周坚华 .
地理研究, 2004, (02) :137-146
[8]   全面小康建设的定量评价与足迹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金晓斌 ;
周寅康 ;
彭补拙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1) :9-14
[9]   苏锡常地区生态足迹分析 [J].
白艳莹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苗鸿 .
资源科学, 2003, (06) :31-37
[10]  
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 1985–1994: 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liberalization[J] . Masahisa Fujita,Dapeng Hu.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