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显色方法对免疫细胞化学显色结果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张吉强
姚青
刘建军
蔡文琴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关键词
3氨基9乙基咔唑(AEC); 二氨基联苯氨(DAB); 硫酸镍铵; 免疫细胞化学;
D O I
10.16016/j.1000-5404.2002.03.057
中图分类号
R392.1 [免疫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显色方法对免疫细胞化学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S P法 ,显色剂分别为 3 氨基 9 乙基咔唑 (3 amino 9 ethyl carbazole ,AEC)、二氨基联苯氨 (Diaminobenzidin ,DAB)和硫酸镍铵 DAB (Nickelammoniumsulfate DAB ,N DAB)。结果 在抗体浓度、孵育时间等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 ,N DAB显色法灵敏度最高、反差强 ,AEC显色效果也较好 ,DAB效果最差。结论 N DAB显色敏感性较DAB高 8~ 12倍 ,特别适合于难以显示的抗原。其操作简单 ,仅需在显色时加入少量硫酸镍铵即可 ,所需抗体浓度大大降低 ,并可结合DAB或AEC进行双重标记 ,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免疫细胞化学显色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实用免疫细胞化学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M].蔡文琴;王伯滰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