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a来科尔沁沙地典型区域地下水埋深变化分析

被引:14
作者
赵玮 [1 ]
张铜会 [1 ]
赵学勇 [1 ]
潘明环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奈曼沙漠化研究站
[2] 奈曼旗水政水资源管理站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地下水埋深; 时空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74 [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2 ;
摘要
从2002至2006年奈曼旗地下水埋深监测数据中,选取典型区域的18个监测点,分为三个样带,对其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化及其与降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 a典型区域地下水埋深均呈下降趋势,教来河沿岸变化最为明显,年际最大水位差达2.11 m,变化幅度13.6%51.4%;空间分布上以教来河沿岸地下水埋深最大,近5 a平均为6.15 m;典型区域年内最高地下水位出现在3—4月,最低水位在8—9月;近5 a来降雨量和多年降雨量分别与同期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分析表明,降雨量对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影响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995 / 10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Modelling hydrologic processes using a biophysically based model—application of WAVES to FIFE and HAPEX-MOBILHY.[J].Lu Zhang;Warrick R. Dawes;Tom J. Hatton.Journal of Hydrology.1996, 1
[2]  
生物统计学.[M].李春喜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
[3]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及其恢复机理.[M].赵哈林等主编;.海洋出版社.2003,
[4]  
科尔沁沙地风沙环境与植被.[M].刘新民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6,
[5]   西辽河断流问题及解决对策 [J].
王西琴 ;
李力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7, (06) :79-83
[6]   石羊河流域平原地下水位动态特征与监测网观测频率优化 [J].
刘志明 ;
王贵玲 ;
蔺文静 .
中国沙漠, 2006, (01) :85-89
[7]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补给机理研究 [J].
张应华 ;
仵彦卿 ;
苏建平 ;
温小虎 .
中国沙漠, 2006, (01) :96-102
[8]   干旱区土地利用的地下水水文效应分析——以黑河中游地区为例 [J].
张勃 ;
丁文晖 ;
孟宝 .
干旱区地理, 2005, (06) :764-769
[9]   黑河流域水体化学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J].
刘蔚 ;
王涛 ;
高晓清 ;
苏永红 .
中国沙漠, 2004, (06) :95-102
[10]   典型岩溶地下河流域水质变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以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为例 [J].
章程 ;
袁道先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5) :134-13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