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沿海区域水环境容量计算研究

被引:11
作者
谢蓉蓉 [1 ]
逄勇 [2 ]
屈健 [3 ]
陈可 [4 ]
莫旭东 [5 ]
蒋咏 [6 ]
机构
[1]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海域水环境容量; 数学模型; 沿岸排污区; 沿岸混合区; 离岸排污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6 [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海洋水体环境容量是实施海洋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和前提。以江苏省沿海区域(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在内的沿海三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人海排污口排污方式的不同,将沿海排污区域划分为沿岸区域和离岸区域两部分,分别建立了2种区域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结合近岸海域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和污染物通量计算模型对三市的沿海区域水环境容量、人海河流污染物通量分别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测算得到2007年沿海三市污染排放贡献率,并通过污染排放贡献率计算得到沿海三市最大允许人海量。结果表明,江苏省沿海区域COD的水环境容量为1 249 231 t/a,其中沿岸海域水环境容量为968 921 t/a,离岸海域水环境容量为280 310 t/a,沿海三市的COD排放贡献率为44%;江苏省沿海区域氨氮的水环境容量为73 658 t/a,其中沿岸海域水环境容量为47 728t/a,离岸海域水环境容量为25 930 t/a,沿海三市的氨氮排放贡献率为65%。该研究成果可为江苏省沿海区域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214 / 2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东海陆扰海域铜、铅、锌、镉重金属排海通量及海洋环境容量估算
    王长友
    王修林
    李克强
    梁生康
    苏荣国
    杨胜朋
    [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0, 32 (04) : 62 - 76
  • [2] 威海湾入海污染物环境容量研究
    龚艳君
    吴建政
    张学超
    [J]. 海洋地质动态, 2010, 26 (04) : 1 - 7
  • [3] 区域规划中纳污海域海洋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
    郑洪波
    刘素玲
    陈郁
    崔荣
    [J]. 海洋环境科学, 2010, (01) : 145 - 147+164
  • [4] 深圳湾海域环境容量及污染总量控制研究——Ⅰ.潮汐、潮流数值模拟附视频
    张静
    孙省利
    林建国
    陈春亮
    [J]. 海洋通报, 2010, (01) : 22 - 28
  • [5] 海湾环境质量评价以及环境容量研究中“本底浓度”确定的探讨
    王君陛
    张珞平
    [J]. 海洋环境科学, 2009, 28 (05) : 522 - 525
  • [6] 海洋环境容量研究进展及计算方法概述
    朱静
    王靖飞
    田在峰
    陈新永
    [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9, (04) : 8 - 11
  • [7] 海州湾近岸物质输运规律研究
    谢飞
    逄勇
    庄巍
    黄菊香
    [J]. 海洋科学进展, 2008, (03) : 347 - 353
  • [8] 海州湾海域三维潮流数值模拟
    谢飞
    逄勇
    宋志尧
    [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 718 - 721
  • [9] 宁波-舟山海域入海污染物环境容量研究
    余静
    孙英兰
    张越美
    张燕
    蔡惠文
    [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 (01) : 21 - 24
  • [10] 宁波—舟山海域环境容量研究 I.三维潮流数值模拟
    张燕
    张越美
    孙英兰
    张学庆
    [J]. 海洋环境科学, 2005, (03) : 60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