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

被引:53
作者
班班多杰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
关键词
和而不同; 民族认同; 文化涵化; 民族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7 [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7 ;
摘要
多民族国家中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如何和睦相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青海处于中原、西藏、西域、北方草原民族四大文化圈的交融地带,这里多种文化同住共存,互相采借,求同存异,生动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相处原则。"和而不同"中的"不同",指各民族对于自己族属及其重要文化特征稳定的认同以及这种认同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的则是文化宽容与文化共享的情怀,它包括不同的信仰体系和文化传统在同一社会空间和平共处;各族人民具有多重的认同;有理性解决矛盾的机制等。文章还就青海形成多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条件和青海经验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23+206 +206-207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河湟地区回族与汉、藏两族社会交往的特点 [J].
马进虎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5, (04) :38-42
[2]   用中华民族意识凝聚青海各民族问题调研报告 [J].
拉毛措 ;
鲁顺元 ;
肖莉 .
青海社会科学, 2005, (04) :119-125
[3]   家西蕃及其信仰习俗——青海宗喀地区家西蕃人的信仰现状分析 [J].
苏延寿 .
青海社会科学, 2003, (04) :102-105
[4]   塔尔寺四通汉字碑文正误 [J].
吴景山 .
中国藏学, 1999, (02) :104-116
[5]  
青海蒙古世系.[M].才让编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
[6]  
卓仓藏族源流考.[M].尕让·杭秀东珠;尕让·尚玛杰[著];.青海民族出版社.2002,
[7]  
人类学通论.[M].庄孔韶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8]  
藏传佛教信仰与民俗.[M].才让著;.民族出版社.1999,
[9]  
中国现代哲学史.[M].冯友兰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10]  
青海通史.[M].崔永红等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