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荚败育期间的植物激素变化

被引:11
作者
李秀菊
孟繁静
机构
[1]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农艺系!河南新乡
[2]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北京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大豆; 脱落率;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玉米赤霉烯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大豆开花结荚期,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蕾与花荚的脱落率不同,其中以花后5d内的幼荚脱落最严重。与败育花荚相比,正常花荚中的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细胞分裂素(DHZRs,ZRs,iPA)含量也较高,花后3~5d的幼荚中表现更明显。脱落酸(ABA)则是以败育幼蕾及花后3~5d的幼荚中含量较高。不同发育阶段的大豆生殖器官中,正常开放花中的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464 / 4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作物高产高效生理学研究进展.[M].邹琦;王学臣主编;.科学出版社.1996,
[2]   植物激素在大豆生殖器官脱落过程中的变化(英) [J].
李秀菊 ;
孟繁静 .
植物生理学报, 1997, (04) :342-346
[3]   大豆品种早12花序分化形成期间的内源植物激素变化 [J].
李秀菊 ;
孟繁静 .
作物学报, 1997, (04) :446-449
[4]   玉米赤霉烯酮的直接酶联免疫分析 [J].
陈新建 ;
刘泓川 ;
孟繁静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5) :61-63
[5]   PEDICEL ABSCISSION AND RACHIS MORPHOLOGY OF SOYBEAN AS INFLUENCED BY BENZYLAMINOPURINE AND THE PRESENCE OF PODS [J].
KUANG, A ;
PETERSON, CM ;
DUTE, RR .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1991, 10 (04) :29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