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渗漏强度对稻田磷素淋溶损失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彭世彰 [1 ]
黄万勇 [1 ]
杨士红 [1 ]
金小平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江苏省昆山市水利技术推广站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控制灌溉; 磷; 田间渗漏; 淋失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蒸渗仪试验资料研究了田间渗漏强度对稻田磷素淋溶损失的影响,稻田磷素淋失浓度和淋溶量分析结果表明。稻季总磷淋失量为0.32~1.98 kg/hm2,占稻田施磷量的1.3%8.1%。田间渗漏水中磷素浓度和淋失量随渗漏强度增强而增大,2 mm/d渗漏强度下稻田磷素浓度和淋失量最小,为0.208 mg/L和0.32 kg/hm2;8 mm/d渗漏强度下最大,高达0.433 mg/L和1.98 kg/hm2。溶解磷是稻田磷素淋溶损失的主要形态,占总磷淋失量的59.1%71.9%,所占比例随渗漏强度增大而减小。返青期、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是磷素淋失的主要时期,其淋失总量占全生育期磷素淋失总量的80%左右。因此,制定合理的灌排措施,控制水稻生育前期的稻田渗漏量,可以有效地减少磷素的淋溶损失,对改善农田面源污染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节水灌溉模式的稻田增产减污研究 [J].
万玉文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 (05) :42-44+48
[2]   漳河灌区农田氮磷淋失特性 [J].
李瑞鸿 ;
洪林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0, 43 (05) :566-570
[3]   汛期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研究 [J].
焦平金 ;
许迪 ;
王少丽 .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 (02) :15-20
[4]   农田土壤中磷素流失与水体富营养化 [J].
连彦峰 ;
刘树庆 .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07) :91-93+99
[5]   华南赤红壤无机复合肥氮磷淋失特征 [J].
曾曙才 ;
吴启堂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5) :1017-1022
[6]   旱耕地土壤磷垂直迁移机理的研究 [J].
章明奎 ;
王丽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1) :282-285
[7]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地表径流磷输出及其季节性分布特征 [J].
高超 ;
朱继业 ;
朱建国 ;
宝川靖和 ;
王登峰 ;
周娟娟 ;
高翔 ;
窦贻俭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11) :115-121
[8]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 I.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估计[J]. 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Kolbe H..中国农业科学. 2004(07)
[9]   淹水条件下水稻田中磷的淋溶研究 [J].
谢学俭 ;
冉炜 ;
沈其荣 .
土壤, 2003, (06) :506-509+517
[10]  
LONG-TERM KINETICS FOR PHOSPHORUS SORPTION-DESORPTION BY HIGH PHOSPHORUS SOILS FROM IRELAND AND THE DELMARVA PENINSULA, USA1[J] . R. O. Maguire,J. T. Sims,R. H. Foy.Soil Science . 200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