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湖鲚渔获量变化与生物环境间相互关系

被引:28
作者
刘恩生 [1 ]
刘正文 [2 ]
陈伟民 [2 ]
鲍传和 [3 ]
陈开宁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3] 安徽农业大学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太湖; 湖鲚; 渔获量; 生物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1 [渔业资源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研究太湖湖鲚的年龄结构、食物组成,结合太湖鱼类渔获量统计和环境检测资料,分析了1973-2002年间太 湖湖鲚渔获量变化的规律、原因及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994年后湖鲚渔获量正以平均年增1430t 的速度 上升;种群中0+个体占99.04±2.21%(2003年)、99.08±0.80%(2004年);而0+湖鲚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其中枝角 类占食物总个数的89.77.80±13.69%.分析发现:湖鲚渔获量与 TIN、TN、COD 间的正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与翘嘴 红鲌、银鱼产量间的负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种群低龄化趋势加剧与捕捞强度不断升高相一致;浮游动物现存量有随 湖鲚渔获量升高而降低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40 / 345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