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阐释的“话语社群”:《大公报》与当代中国新闻界集体记忆——以2002年《大公报》百年纪念活动为讨论中心

被引:20
作者
郭恩强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大公报百年纪念; 话语社群; 集体记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19.29 [新闻事业史];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本文以《大公报》百年诞辰纪念活动为考察对象,分析了各方以此一"热点事件"为中心建构有关《大公报》话语场过程的不同表现。研究发现,与西方新闻界不同的是,中国新闻界在有关自身的关键事件中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反思性"阐释性社群",而只是建构了更为复杂和多元状态的"话语社群"。但中国新闻界在有关自身行业历史、实践理念、前辈人物等话语实践中,会根据媒体性质、自身地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话语策略与《大公报》进行勾连或脱勾,并以此重塑本行业的职业权威和集体记忆。这既体现了中国场域中新闻话语社群形成的复杂与多元,也体现了历史与当下的流动与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昨天的历史 今天的新闻——媒体记忆、集体认同与文化权威 [J].
李红涛 .
当代传播, 2013, (05) :18-21+25
[2]  
新闻范式更替:从民间报人到党的干部[D]. 贺碧霄.复旦大学. 2011
[3]  
Lives, laws, and language: Commemorative versus non‐commemorative forms of effective public memory[J] . Michael Schudson.The Communication Review . 1997 (1)
[4]  
压制批评和监督,将来你要被抛弃 .2 南方周末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