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春小麦根腐病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4
作者
刘惕若
郑莲枝
彭驰
张匀华
于泉林
陈杰敏
机构
关键词
小麦; 根腐病; 慢速; 中速; 平均气温; 菌源; 气候; 麦类作物; 腐烂病; 病害流行; 扬花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接种研究证实,在叶面有水滴的条件下,根腐病菌分生孢子经4小时即完成侵染活动,侵染量与水滴持续时间、接种体密度呈正相关。温度25℃左右有利于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叶部病情发展呈S型曲线,流行速度与菌源量和气候环境有关。在小麦扬花期平均气温18℃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发病早而重,此后气候条件适宜,病害流行速度快,病害严重。根据病害流行速度,当地根腐叶枯可分为快速、中速与慢速三种流行类型。初菌源对叶期发病不仅有时间效应,还有一定的空间效应。因此,清除田间菌源以减少接种体数量,是防治根腐病的重要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东北春小麦根腐病防治研究 [J].
白金铠 ;
陈其本 .
植物保护学报, 1982, (04) :251-256
[2]  
植病研究方法[M]. 农业出版社 , 方中达 编,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