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37
作者
冯三利
叶建平
机构
[1]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2]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煤层气; 钻井; 压裂; 增产技术; 地球物理探测; 矿井抽放; 煤层气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45 [地下煤气的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走过了十多年的探索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技术引进阶段、勘探评价阶段、开发试验及探索研究阶段。目前,制约煤层气商业开发的瓶颈技术问题在于寻找煤层气富集高渗区、提高煤层气产能的开发工艺技术。本文将着重介绍我国在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煤层气资源评价和区块优选评价技术、钻井技术、完井工艺技术、压裂工艺技术、注CO2增产技术、煤层气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煤层气井抽放技术、煤层气生产和评价技术等等。同时,提出了今后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煤层气运移产出气水固三相耦合模型 [J].
骆祖江 ;
叶建平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1, (04) :349-353
[2]   煤层气井压裂施工压力与裂缝形态简析 [J].
郝艳丽 ;
王河清 ;
李玉魁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1, (03) :20-22
[3]   山西晋城地区煤层气钻井完井技术 [J].
田中岚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1, (03) :25-28
[4]   煤层气井排采中关井测压和放压试验 [J].
顾谦隆 ;
曹立刚 .
中国煤田地质, 2001, (01) :26-28
[5]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现状分析 [J].
关振良 ;
杨庆军 ;
段成刚 .
地质科技情报, 2000, (01) :73-76
[6]   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各排采参数间关系的探讨 [J].
曹立刚 ;
郭海林 ;
顾谦隆 .
中国煤田地质, 2000, (01) :32-36
[7]   非饱和带水气二相渗流动力学模型 [J].
骆祖江 ;
付延玲 ;
王增辉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9, (05) :43-45
[8]   煤层气数值模拟的地质模型与数学模型 [J].
岳晓燕 ;
谭世君 ;
吴东平 .
天然气工业, 1998, (04) :41-44+5-6
[9]   定产量煤层气井底瞬时压力计算 [J].
卢德唐 ;
文延东 ;
曾亿山 ;
唐兵 .
天然气工业, 1998, (03) :47-52+8
[10]  
中国煤层气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张建博等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