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法筛选油菜抗菌核病材料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21
作者
刘胜毅
周必文
余琦
周乐聪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武汉
[3] 武汉
[4] 武汉
关键词
核盘菌; 草酸; 油菜; 抗性筛选方法;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1998.01.012
中图分类号
S435.654 [油菜子(芸苔)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者研究了影响油菜对毒素草酸抗性的一些因素以及运用毒素草酸法筛选抗菌核病材料的效果。结果表明:油菜苗用草酸浸根后,苗病害严重度分别随温度、草酸浓度和草酸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湿度、苗龄的增大而减小。在用草酸法鉴定品种的抗性时,草酸浓度10~15mmol/L,温度18~28℃,相对湿度80%~90%和自然光照对2~5片真叶期苗适合。用草酸浸根和浸叶法筛选油菜抗病材料的效果明显。用草酸浸叶法筛选的8个品种(系),其单株后代群体田间自然侵染鉴定的病情指数较原群体(未作筛选的自由授粉)平均减小65.6%,第2代自由授粉群体降低33.5%。第2代群体对草酸的抗性比原群体平均提高13.9%。经草酸浸根法筛选后的苗再接种病菌,其病斑面积较原群体减小1.7%~68%。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