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遗传距离预测粳稻杂种优势的验证—粳稻数量性状遗传距离测定及其在杂种优势上的应用第二报
被引:1
作者
:
李成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李成荃
昂盛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昂盛福
机构
:
[1]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2]
安徽省安庆地区农科所
来源
:
安徽农业科学
|
1981年
/ S1期
关键词
:
遗传距离;
产量优势;
亲本;
粳稻;
水稻;
杂种优势;
杂交优势;
D O I
:
10.13989/j.cnki.0517-6611.1981.s1.014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一九七九年作者选择来自不同地区和具有不同性状的粳稻品种60个,其中包括国内及我省新育成不育系的同型保持系及恢复系17个,同时于合肥、安庆两地作晚稻种植,然后根据考种和测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运算,分别计算出60个品种可能配置的1770个组合间与产量有关的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并依据遗传距离及品种的主成分筛选,提出54个初步当选组合,(其中主要是入选的品种间遗传距离较大的两亲配组,也包括了一些遗传距离大,但未能入选的恢保品种间配组),作为预测的优良组合(详见湖南农业科技1981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