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和平衡理论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4
作者
李小玉
肖笃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
[3] 兰州
[4]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5] 沈阳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干扰; 平衡; 景观生态; 尺度; 空间模型; 空间格局;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4.0049
中图分类号
Q149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传统生态学承认生态系统中平衡、稳定状态的存在 ,“自然平衡理论”是其集中体现。而近 30年来 ,非平衡理论的出现 ,使得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发生了彻底的改变。非平衡理论认为 ,偶然事件 (如干扰等 )在生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认识的转变 ,对生态过程中的“空间”和空间异质性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生态学总是试图回避空间动态和空间异质性问题 ,而着重强调时间格局的重要性。但在近 2 0年来 ,空间格局则得到了广泛重视。空间理论及空间格局的研究表明 ,空间异质性既可能增加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稳定性 ,也可能降低其稳定性。分析两种变化趋势 ,指出了它们的相互关系 ,同时讨论了空间理论的发展及其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并阐述了生态平衡的含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SpatialEcology..Steinberg;E .K;P Kareiva;.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