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汉诺坝玄武岩包体中的微晶-玻璃及其意义
被引:7
作者
:
郑海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地质学院,河北地质学院宣化,宣化
郑海飞
冯家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地质学院,河北地质学院宣化,宣化
冯家麟
机构
:
[1]
河北地质学院,河北地质学院宣化,宣化
来源
:
地质论评
|
1987年
/ 01期
关键词
:
包体;
汉诺坝玄武岩;
镁铝榴石;
尖晶石二辉橄榄岩;
微晶;
晶体;
石榴石;
石榴子石;
宝石;
斜长石;
D O I
:
10.16509/j.georeview.1987.01.003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研究了深源包体中的微晶-玻璃,从而发现,无论是含或不含石榴石的包体中,玻璃的化学成分都相当于石榴石。这种玻璃由微小的尖晶石、斜方辉石和斜长石组成,其形成压力均低于包体的形成压力。因此它的熔融是由于上地幔的减压作用(>10×10~5kPa)使体系的不变点移向石榴石所致,然后在带至地表途中冻结而成。研究结果还发现,减压至较低压力(10-25×10~5kPa)下熔体的首晶相是尖晶石。因此良好的分异作用将产生拉斑玄武岩浆,而分异不完全或减压至低于10×10~5kPa时,则只能产生高铝玄武岩浆。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1+106 +106
页数:11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