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碳排放权的财产属性

被引:14
作者
刘京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权; 物权属性; 用益物权;
D O I
10.13660/j.cnki.42-1112/c.011979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碳排放权作为一项新型的权利逐渐被公众所接受,其不仅可被解释为一种人类社会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主动调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手段,更可被理解为一项新型的可供法人完全支配的财产权利。在财产属性的定位问题上,虽然碳排放权具有明显区别于传统物权的特点,但是其既不可定位于新型财产,也不能归类于准物权,更不能定性为债权。将碳排放权定性为用益物权的作法,既有利于民法财产体系自身的完善,又可以将物权理论,尤其是用益物权理论进行有益创新,以此顺应民法从所有为中心到利用为中心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环境财产权制度构建理论研究 [J].
崔金星 .
河北法学, 2012, 30 (06) :132-141
[2]   试析排污权的准物权属性 [J].
王传良 ;
段燕华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5) :19-24
[3]   排污权法律属性研究 [J].
王清军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63 (05) :750-755
[4]   排污权性质的理论选择 [J].
袁巍 .
滨州学院学报, 2010, 26 (04) :58-62
[5]   排污权制度论纲 [J].
邓海峰 ;
罗丽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6) :76-83
[6]   排污权用益物权性质的探讨 [J].
李霞 ;
狄琼 ;
楼晓 .
生态经济, 2006, (06) :31-33
[7]   论支配权概念——以德国民法学为背景 [J].
金可可 .
中国法学, 2006, (02) :68-84
[8]   物权法的环境保护功能:理念与模式 [J].
高利红 .
法学, 2003, (09) :111-113
[9]   论排污权的法律性质 [J].
高利红 ;
余耀军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3) :83-85
[10]  
论环境物权.[J].吕忠梅;.人大法律评论.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