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轮南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26
作者
:
顾乔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勘探研究中心
顾乔元
潘文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勘探研究中心
潘文庆
曹淑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勘探研究中心
曹淑玲
韩剑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勘探研究中心
韩剑发
彭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勘探研究中心
彭轼
机构
:
[1]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勘探研究中心
来源
:
新疆石油地质
|
1999年
/ 03期
关键词
:
轮南油田,奥陶纪,生储盖组合,油气藏形成,油气运移,方向,油气勘探;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轮南地区奥陶系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但油气的分布十分复杂。通过对该区奥陶系石油地质特征、油气成藏特征及油气藏形成机理的研究,认为该区黑油主要来自中-上奥陶统油源岩,天然气则来自寒武系烃源岩的高温裂解。油藏的成藏期是在中新世吉迪克组沉积晚期-康村组沉积早期,气藏的成藏期是在上新世库车组沉积期。原油沿奥陶系顶面的不整合面向北运移,天然气则沿桑塔木和轮南断垒两组背冲式大逆断裂向上运移,在有利的圈闭中成藏。指出油气运移的几条有利路线,是今后油气勘探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8+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M].童晓光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6,
[2]
实用油藏工程方法.[M].秦同洛等 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3]
石油地质学.[M].张厚福;张万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4]
轮南地区奥陶系断裂及储集层裂缝分形特征
顾乔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
顾乔元
韩剑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
韩剑发
张耀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
张耀堂
[J].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4)
: 3
-
5
[5]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凝析气藏的分布规律
梁狄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梁狄刚
顾乔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顾乔元
皮学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皮学军
[J].
天然气工业,
1998,
(03)
: 18
-
22+5
←
1
→
共 5 条
[1]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M].童晓光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6,
[2]
实用油藏工程方法.[M].秦同洛等 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3]
石油地质学.[M].张厚福;张万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4]
轮南地区奥陶系断裂及储集层裂缝分形特征
顾乔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
顾乔元
韩剑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
韩剑发
张耀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
张耀堂
[J].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4)
: 3
-
5
[5]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凝析气藏的分布规律
梁狄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梁狄刚
顾乔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顾乔元
皮学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皮学军
[J].
天然气工业,
1998,
(03)
: 18
-
22+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