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主权与历史传统看香港特区政治体制

被引:2
作者
郝铁川 [1 ,2 ]
机构
[1]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2]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香港特区政治体制; 国家主权; 历史传统; 行政主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9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邓小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期间,明确否定了香港特区实行西方政治体制的主张,坚持国家主权、兼顾香港历史、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成为设计香港特区政治体制的指导思想。《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基于中央对香港特区的主权性管治权,规定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法律适用的约束权;基于尊重香港历史传统,《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将原来的总督制度改造成行政主导制度,将原来体现"行政吸纳政治"的行政局制度改造成行政会议制度,将原来的英美法系传统基本保留。以往对香港特区政治体制的研究,仅从"行政主导,立法和行政之间既互相制衡、又互相配合,司法独立"这一范畴来论证香港特区政治体制既非英式议会内阁制,也非美式三权分立制度,而未从国家主权和香港历史角度加以考察。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几个问题 [J].
肖蔚云 .
法学杂志, 2005, (02) :4-9
[2]  
论香港基本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肖蔚云著, 2003
[3]  
百年屈辱史的终结[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李后 著, 1997
[4]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5]  
永远的邓公——香港及海内外名人访谈 .2 香港《大公报》编. 大公报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