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西部海域伸缩型右旋走滑双重构造系统及其动力学过程

被引:18
作者
刘海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伸缩型右旋走滑系统;模式;动力学;南中国海;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99.03.002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万纳断裂带为一典型的右旋走滑系统,由其南段前锋的拉奈—沙捞越走滑-收缩叠瓦扇、北段尾端的南海西南次海盆西南端走滑-伸展叠瓦扇和中段的万安盆地走滑-拉分双重构造所组成,其动力主要源自中生代末以来华南—印支陆缘岩石圈的拆沉作用和南海海底扩张,它的走滑拉分作用直接导致了万安盆地的产生,对该海域油气等资源的形成与聚集起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南沙北部伸展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J].
刘海龄 ;
杨树康 ;
周蒂 ;
张毅祥 ;
郭令智 ;
孙岩 ;
舒良树 .
高校地质学报, 1998, (01) :65-73
[2]   论走滑断层作用的几个主要问题 [J].
徐嘉炜 .
地学前缘, 1995, (02) :125-136
[3]   南沙海域万安盆地地质构造特征 [J].
彭学超,陈玲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5, (02) :37-48
[4]   沿大陆转换断层发育的不对称盆地的演化 [J].
高福红 .
世界地质, 1994, (03) :32-37
[5]   西太平洋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的形成及演化 [J].
郭令智 ;
施央申 ;
马瑞士 .
地质学报, 1983, (01)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