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化要素:居民主体性生成的新视野

被引:8
作者
陈伟东
马涛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关键词
居民参与; 主体性; 社区治理; 社会工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中国的社区已由建设走向治理阶段,但仍然存在"政府在行动、社会无行动、居民不行动"的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居民主体性的缺失。推动居民参与,需要重新唤起、增强居民的主体性。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作为居民的协同探究者,应通过与居民展开对话从心理上和技术上对居民赋权增能,充分赋予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决定权和行动权。居民参与是一个意愿、社群、公约、激励、行动等过程化要素的集合,在参与中居民的主体性实现了由最初萌发到最终生成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居民主体性的培育:社区治理的方向与路径 [J].
陈伟东 ;
陈艾 .
社会主义研究, 2017, (04) :88-95
[2]   时间银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新探索 [J].
张晨寒 ;
李玲玉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05) :80-85
[3]   论城市社区治理的专业化道路 [J].
陈伟东 ;
吴恒同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54 (05) :21-28
[4]   公益参与与公共精神塑造的关系研究——以第三部门激励理论为视角 [J].
赵小平 ;
卢玮静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5) :165-176+179
[5]   主体性表达缺失: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话语权 [J].
吴麟 .
青年研究, 2013, (04) :40-49+95
[6]   “社区参与”的微观机制研究 [J].
陈万灵 .
学术研究, 2004, (04) :77-81
[7]  
行动研究经典读书札记.[M].杨静;吉家钦;夏林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8]  
社群主义.[M].俞可平.东方出版社.2015,
[9]  
权力论.[M].(英) 罗素; 著.商务印书馆.2011,
[10]  
集体行动的逻辑.[M].(美) 奥尔森 (Olson;M.) ; 著.格致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