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县域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

被引:35
作者
杨新刚 [1 ]
张守文 [2 ]
强群莉 [3 ]
机构
[1]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2] 安徽卓成规划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3] 安徽建筑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主成分分析法; 空间相关性; 热点识别; 变异函数; 安徽省;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4.012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以安徽省61个县(市)4个年份作为研究断面,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县域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ESDA方法,揭示了安徽省县域城镇化质量时空分异特征、演化及成因。研究表明:12000—2013年,安徽省县域城镇化质量逐年提升,但各县域间相对差异逐步拉大;2005年之前,县域城镇化质量增速缓慢,之后则中东部区域县域城镇化增速和质量高于其他地区;全省县域城镇化全局自相关由不显著逐步增强,出现空间聚集倾向;局部自相关不显著,仅出现少数小范围的高值和低值区。2县域城镇化整体空间格局呈现"东高西低"、"中部凸起、南北低洼"的特征;热点区格局由离散分布逐步集中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3安徽省县域城镇化发展受区域发展政策影响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山区型县市城镇化质量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J].
黄亚平 ;
单卓然 .
城市规划, 2015, 39 (04) :27-34
[2]   理想类型视角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路径 [J].
盛广耀 .
城市问题, 2014, (11) :2-6
[3]   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度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J].
李江苏 ;
王晓蕊 ;
苗长虹 ;
刘佳骏 .
经济地理, 2014, 34 (10) :70-77
[4]   皖江城市带城镇化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J].
张荣天 ;
焦华富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7 (05) :481-485
[5]   中部崛起提出9年来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基于GPCA模型和ESDA方法 [J].
李胜坤 ;
张毅 ;
闫欣 ;
曹娟 ;
汪洋洋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35 (04) :410-416
[6]   区域创新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制及其空间分异——以浙江省为例 [J].
蒋天颖 ;
华明浩 ;
许强 ;
王佳 .
经济地理, 2014, 34 (06) :25-32
[7]   基于人口、产业和用地结构关系的城镇化模式类型及演进特征——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J].
边雪 ;
陈昊宇 ;
曹广忠 .
地理研究, 2013, 32 (12) :2281-2291
[8]   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 [J].
王富喜 ;
毛爱华 ;
李赫龙 ;
贾明璐 .
地理科学, 2013, 33 (11) :1323-1329
[9]   湖南省县域城镇化时空格局及其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 [J].
彭翀 ;
常黎丽 .
经济地理, 2013, 33 (08) :73-78
[10]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 [J].
赵玉碧 ;
汤茂林 .
人文地理, 2013, (03) :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