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用能的区域分异——以关中临渭区为例

被引:12
作者
吴文恒
乌亚娇
李同昇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农村生活用能; 区域分异; 能源利用区位商; 相关分析; 关中临渭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4 [];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82803 ; 120405 ;
摘要
研究农村生活用能的区域分异,对于优化用能结构、制定合理的能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关中临渭区为例,采用实地问卷调查、能源利用区位商、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平原地区、黄土台塬与丘陵山区农村生活用能的分异特征及成因,得到以下结论:①平原地区具有区位优势的生活能源为煤炭、玉米棒芯、液化气、蜂窝煤、电能和太阳能,煤炭的区位商达2.671;黄土台塬为沼气、太阳能、作物秸秆、蜂窝煤、液化气和玉米棒芯,沼气的区位商达3.465;丘陵山区为薪柴,区位商为1.142。前两者用能多元化,商品能源较多;丘陵山区用能结构单一,木柴为主的非商品能源居多。②区域用能分异特征突出。平原地区市场化导向明显,多种能源互补利用;黄土台塬地区政策导向明显,沼气利用较多,用能组合多样;丘陵山区受自然条件影响,薪柴为主,其他燃料为辅。农村生活用能的区域分异取决于自然环境、生产结构、经济环境以及外界环境,是收入水平、温度、发展条件、政策影响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③平原地区人均收入高(7 056元),人均商品用能多(204.15 kgce);条件恶劣的丘陵山区人均收入低(5 750元),人均商品用能少(45.38 kgce)。人均非商品用能受人均收入影响小,相对稳定。人均有效耕地和人均耕地越多,人均商品用能越多,人均非商品用能越少,且人均有效耕地变化引起的用能类别的变化幅度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594 / 160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西南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 [J].
梁育填 ;
樊杰 ;
孙威 ;
韩晓旭 ;
盛科荣 ;
马海龙 ;
徐勇 ;
王传胜 .
地理学报, 2012, 67 (02) :221-229
[2]   中国各区域秸秆资源可能源化利用的潜力分析 [J].
蔡亚庆 ;
仇焕广 ;
徐志刚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10) :1637-1646
[3]   秸秆燃烧比例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 [J].
刘丽华 ;
蒋静艳 ;
宗良纲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9) :1535-1545
[4]   农户收入差异对生活用能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江汉平原为例 [J].
杨振 .
生态学报, 2011, 31 (01) :239-246
[5]   户用秸秆气化炉使用调查与分析 [J].
李建南 ;
倪俊 ;
李海涛 .
可再生能源, 2010, 28 (06) :142-144
[6]   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战略调整 [J].
林伯强 ;
姚昕 ;
刘希颖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1) :58-71+222
[7]   内蒙古通辽地区农牧民生活用能现状及驱动力研究 [J].
马丽 ;
夏建新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101-2109
[8]   中国农村户用沼气自然适宜性区划 [J].
毕于运 ;
高春雨 ;
王亚静 ;
李刚 ;
李建政 .
资源科学, 2009, 31 (08) :1272-1279
[9]   陕北黄土高原农村户用沼气区域适宜性评价——以延安市为例 [J].
包风霞 ;
杨改河 ;
冯永忠 ;
陈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1) :117-122+129
[10]   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经济成本分析 [J].
李国柱 ;
牛叔文 ;
杨振 ;
张馨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1) :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