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命的“美丽蜕变”:从一线教师到优秀教研员——兼论教研员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

被引:12
作者
卢立涛 [1 ]
沈茜 [2 ]
梁威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教研员; 实践性知识;
D O I
10.13445/j.cnki.t.e.r.20160603.010
中图分类号
G635.1 [教师、班主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教研员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线教师的成长乃至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研员多是从一线教师"蜕变"而来,这个过程也就是其实践性知识形成的过程。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3名区县级教研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教研员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从宏观上看,是三大层面(教育教学基础与自我"内驱力"、教研实践与自我努力、外界支持与"新课改"刺激)七小因素(教学实践经验、情感及认知内驱力、磨练与探索、合作与交流、自学与反思、教研室与领导、"新课改")相互作用的过程;从微观上看,是个体经验经过与问题情境对话、实践、反思等多个环节的作用而最终形成的成果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中小学教研员研究的基本态势分析 [J].
卢立涛 ;
梁威 ;
沈茜 .
教师教育研究 , 2013, (06) :68-73
[2]   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J].
陈向明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01) :104-112
[3]  
撬动中国基础教育的支点[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梁威, 2011
[4]  
搭建实践与理论之桥[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陈向明, 2011
[5]  
In search of the essence of a good teacher: towards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in teacher education[J] . Fred A.J. Korthagen.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