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滩相储层的形成条件分析

被引:5
作者
崔卫东
机构
[1]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飞仙关组; 鲕粒滩; 构造; 成岩作用; 川西北地区;
D O I
10.13686/j.cnki.dzyzy.2011.01.006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鲕粒滩相碳酸盐岩作为储层的气藏是川西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层中最主要的气藏类型.影响飞仙关组滩相储层形成的条件较多,主要受构造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分析认为同生断裂导致的地貌升降运动对滩体的展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上升盘边缘易于滩体的形成与演化;高能沉积相带的台地边缘鲕粒滩最有利于储层的形成与演化;经过白云化和溶解作用强烈成岩作用改造的鲕粒滩才能形成优质储层.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四川盆地南缘早三叠世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 [J].
杨振宇 ;
JeanBesse .
地质科学, 2000, (01) :77-82
[2]   南秦岭勉略构造混杂岩带非史密斯地层系统和地层格架 [J].
杜远生 ;
盛吉虎 ;
顾松竹 .
地质论评, 1999, (06) :563-570
[3]   四川资阳地区灯影组储层的形成与演化 [J].
王兴志 ;
侯方浩 ;
黄继祥 ;
方少仙 ;
刘仲宣 ;
叶念慈 ;
夏绍文 ;
吕中刚 .
矿物岩石, 1997, (02) :56-61
[4]   上扬子台地西缘二叠系—三叠系层序界面成因分析与盆山转换 [J].
许效松 ;
刘宝 ;
赵玉光 .
特提斯地质, 1996, (20) :6-35
[5]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M].强子同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