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感染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及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8
作者
高昆 [1 ]
赵雪涛 [2 ]
韩倩 [1 ]
黄惠婷 [1 ]
机构
[1] 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检验科
[2] 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致泻性; 致病基因; 肠道感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4 [肠疾病];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检测肠道感染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感染情况,了解本地区各种DEC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835例腹泻患者粪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用荧光PCR法检测致病基因,鉴定DEC。结果共检测出148株DEC菌株(阳性率17.7%),其中,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14株,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22株,弥散聚集性大肠埃希菌(DAEC)28株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65株,仅eastA阳性未能分组的19株。6~10月共检出DEC 90株。0~13岁患者检出DEC菌株11株,阳性率10.8%(11/102);>13~60岁患者检出DEC菌株108株,阳性率20.3%(108/532);>60岁患者检出DEC菌株29株,阳性率14.4%(29/201)。结论 DEC是引起肠道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之一,DEC的检出与季节和年龄有关。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方法更灵敏,临床实验室应选择更加灵敏的方法,加强对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
引用
收藏
页码:853 / 854+857 +85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社区细菌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J].
王辉 ;
马焕丽 ;
邱燕飞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 (19) :2404-2406
[2]   从临床肺炎死亡树鼩中分离到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J].
高家红 ;
仝品芬 ;
孙晓梅 ;
江勤芳 ;
代解杰 .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2, 22 (09) :81-83+91
[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致泻性大肠杆菌诊断中的应用 [J].
陈爱平 ;
陈建辉 ;
杨劲松 ;
林杰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1, 27 (09) :808-811
[4]   2010年北京市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分析 [J].
黄芳 ;
邓瑛 ;
曲梅 ;
刘桂荣 ;
刘园 ;
张新 ;
李洁 ;
严寒秋 ;
高志勇 ;
刘白薇 ;
李锡太 ;
黎新宇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1, (09)
[5]   鉴定五类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的多重PCR方法 [J].
赵爱兰 ;
熊衍文 ;
白雪梅 ;
张少敏 ;
王艳 ;
孙晖 ;
叶长芸 .
疾病监测, 2011, 26 (01) :65-67
[6]   多重PCR检测致腹泻大肠埃希菌方法的建立 [J].
赵红庆 ;
苑锡铜 ;
王玉飞 ;
陈泽良 ;
黄留玉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 19 (10) :2223-2226
[7]   多重实时PCR检测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志贺毒素和紧密素基因 [J].
于新芬 ;
潘劲草 ;
孟冬梅 ;
叶榕 ;
汪皓秋 ;
张蔚 ;
谢立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7, 30 (05) :529-532
[8]  
Large scale analysis of virulence genes in Escherichia coli strains isolated from Avalon Bay, CA[J] . Matthew J. Hamilton,Asbah Z. Hadi,John F. Griffith,Satoshi Ishii,Michael J. Sadowsky.Water Research . 201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