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替代弹性与中国农业增长

被引:28
作者
尹朝静 [1 ,2 ]
范丽霞 [3 ]
李谷成 [1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3]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 要素投入; 替代弹性; VES固定效应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5 [农业商品生产、农业劳动生产率];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VES生产函数,结合变截距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中国28个省份1978—2010年的农业资本—劳动的替代弹性,对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在农业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生产中资本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明显大于劳动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农业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1978—2010年间农业资本对劳动的平均替代弹性为1.529,农业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促进了农业增长;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均呈上升趋势,且替代弹性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农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大小还是增长率均低于东部地区。以上表明我国农业生产可以促进资本对劳动的有效替代,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中国区域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测算——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 [J].
吴玉鸣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6) :25-37+48
[3]   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还是对外贸易? [J].
杜江 ;
刘渝 .
南开经济研究, 2010, (03) :73-89
[4]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农业生产绩效与动态演进——基于1978~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DEA实证[J]. 李谷成.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9(03)
[5]   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 [J].
曹协和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11) :49-54
[6]   全国及分省份农业资本存量K的估算 [J].
王金田 ;
王学真 ;
高峰 .
农业技术经济, 2007, (04) :64-70
[7]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J].
杜红梅 ;
安龙送 .
农业技术经济, 2007, (04) :53-58
[8]   要素投入结构变化对中国农业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J].
赵建欣 ;
张忠根 .
技术经济, 2007, (07) :69-73+128
[9]   Public infra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Greek agriculture [J].
Mamatzakis, EC .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3, 29 (02) :169-180
[10]  
CES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Economic Growth[J] . RainerKlump,HaraldPreissler.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