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iPad项目及其对中国电子书包的启示

被引:16
作者
郁晓华 [1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2]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iPad; 电子书包; 方案; 启发;
D O I
10.13966/j.cnki.kfjyyj.2014.02.008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美国iPad项目与中国电子书包新一轮发展有着几乎一致的需求和目标,但同样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美国iPad项目更显成效。iPad项目在发展初期以高校试点为主,属于一种零星、松散的单个组织行为,但2011年秋季进入中小学校领域后则逐渐呈现出一种以地区为单位整体分阶段推进的特征。截至2013年2月,超过450万台iPad在美国教育领域应用。本文在对大量相关报道和官方发布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美国iPad项目的方案、成效、面临的争议和问题,并从经费、进度、培训和管理四个方面探讨了对中国电子书包的启示。本文认为中国电子书包应确立自己的发展里程碑,聚集各方力量探讨共力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 [J].
郁晓华 ;
祝智庭 .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 (07) :69-75
[2]  
Volume purchase program for education .2 Apple Inc. http://www.apple.com/education/it/vpp . 2013
[3]  
Looking to the future:M-learning with the iPad .2 Melhuish,K,Falloon,G. Computers in New Zealand Schools:Learning, Leading, Technology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