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法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

被引:25
作者
王兆红
张晓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竞争力;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北京2000~2007年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既有较好的发展条件,又有较强的竞争力;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缺乏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虽有一定竞争力,但增长处于劣势.在未来的发展中,北京需要大力发展电子与信息制造行业,扶持潜力性强的行业,调整产品结构,增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国内外竞争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04 / 6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和灰色关联分析的陕西入境旅游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分析 [J].
张春晖 ;
张红 ;
白凯 ;
刘丽 .
旅游论坛, 2010, 3 (01) :59-64
[2]   基于DSSA的浙江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J].
陈玉娟 ;
苏为华 .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 (12) :135-137
[3]   黑龙江省农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J].
王颜齐 ;
郭翔宇 ;
曹玉昆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5) :97-102
[4]   国外偏离—份额分析及其拓展模型研究述评 [J].
史春云 ;
张捷 ;
高薇 ;
杨旸 .
经济问题探索, 2007, (03) :133-136
[5]   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J].
李国平 ;
孙铁山 ;
卢明华 .
地理学报, 2003, (06) :927-936
[6]   基于SSM的泉州市工业结构研究 [J].
杨伟 ;
凌起 .
经济地理, 2003, (04) :534-537+541
[7]   偏离-份额法与西安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及其竞争力分析 [J].
王育宝 ;
李国平 ;
胡芳肖 .
当代经济科学, 2003, (03) :13-16+93
[8]   北京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区域分工研究 [J].
李国平 ;
卢明华 .
地理研究, 2002, (02) :228-238
[9]   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与扩散 [J].
王缉慈,宋向辉,李光宇 .
地理学报, 1996, (06) :481-488
[10]  
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等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