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发展阶段划分及演化路径研究

被引:9
作者
解佳龙 [1 ]
胡树华 [2 ]
王利军 [3 ]
机构
[1]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湖北省产品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2]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省产品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3]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高新区; 阶段性; 阶段转换; 演化路径; 突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高新区作为我国承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成为推动区域科技实力乃至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引擎。高新区成长过程在遵循产业集群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受功能定位、产业集聚、边界形成和价值体系等相关因素阶段性的交互影响,与逻辑斯谛增长曲线(Logistic Growth Curve)的阶段划分基本吻合,大体分为要素群集、产业主导、创新突破、辐射联动和衰退/再创五个阶段。本文对比分析了各阶段中关注顺序、主要任务、产业形式、产学研结合态势、空间演化、园区格局等基本特征,并结合园区阶段转换的突变现象,运用突变论阐释了高新区的演化路径与阶段转换机制,以期为我国高新区实现发展阶段有序推移提供理论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创新能力差异的国家高新区发展阶段及发展策略研究 [J].
谭谊 ;
彭艺 ;
侯勇 .
湖南社会科学, 2012, (04) :141-145
[2]   国家高新区强弱空间极化的演化分析 [J].
王松 ;
胡树华 .
科研管理, 2012, 33 (03) :121-127
[3]   高新区动态演化的阶段性、路径依赖性与动力学机制研究 [J].
张克俊 ;
唐琼 .
经济体制改革, 2012, (01) :47-51
[4]   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发展论与评价体系研究 [J].
沈伟国 ;
陈艺春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09) :27-30
[5]   国家高新区阶段转换的界面障碍及破解思路 [J].
吕政 ;
张克俊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2) :5-12
[6]   区域创新网络演化的阶段性研究 [J].
易将能 ;
孟卫东 ;
杨秀苔 .
科研管理, 2005, (05) :24-28
[7]   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 [J].
路风 ;
慕玲 .
管理世界, 2003, (12) :57-82+155
[8]   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理论框架——兼论高新区“二次创业”的能力评价 [J].
周元 ;
王维才 .
经济地理, 2003, (04) :451-456
[9]   论区域创新网络对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 [J].
盖文启 ;
王缉慈 .
中国软科学, 1999, (09) :102-106
[10]  
Commercialization strategies of technology: lessons from Silicon Valley[J] . Jarunee Wonglimpiyarat.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 2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