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

被引:59
作者
孙芳
杨修
林而达
居辉
熊伟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小麦; 气候变化; 敏感性; 脆弱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英国Hadley 中心PRECIS 模型输出的B2 气候情景,结合CERES-Wheat 作物模型数据,依据产量的变化率和GIS 技术对中国未来(2070s)小麦的气候变化敏感性和脆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中国雨养小麦有3 个大的负敏感区: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黄土高原地区。中国灌溉小麦对气候变化普遍较敏感,其敏感区的分布与雨养小麦大体相同,但程度有所减轻。东北和西北地区是中国灌溉小麦的强度负敏感区,长江中下游及其南部沿海和西南地区为中度负敏感区。在考虑适应措施的条件下,雨养小麦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并不脆弱,出现增产现象。中国灌溉小麦的脆弱区面积较大,约占全国灌溉小麦生产面积的2/3。强度脆弱区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中度和轻微脆弱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云南、贵州等地。
引用
收藏
页码:692 / 6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气候脆弱性的初步研究 [J].
王馥棠 ;
刘文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1) :91-100
[2]   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分析 [J].
刘文泉 ;
王馥棠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5) :620-624
[3]   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脆弱性与适应对策 [J].
蔡运龙 .
地理学报, 1996, (03) :202-212
[4]   我国农业对全球变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J].
林而达,王京华 .
农村生态环境, 1994, (01) :1-5
[5]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的影响[M]. 气象出版社 , 王馥棠等编著, 2003
[6]  
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assessments of agriculturalcrops under climate change in the Southeastern USA[J] . V. A. Alexandrov,G. Hoogenboom.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2000 (1-2)
[7]   CLIMATIC-CHANGE AND WATER REQUIREMENTS FOR GRAIN CORN IN THE NORTH-AMERICAN GREAT PLAINS [J].
TERJUNG, WH ;
LIVERMAN, DM ;
HAYES, JT .
CLIMATIC CHANGE, 1984, 6 (02) :19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