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麦纹枯病病原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88
作者
陈延熙
唐文华
张敦华
简小鹰
机构
[1] 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病原物; CAG; 病原体; 禾谷丝核菌; 菌丝融合群; 分离物; 病因学; 病原学;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1986.01.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北京、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江西、四川、贵州、陕西及甘肃等11个省市采集到的小麦纹枯病病株上共分离出43个丝核菌分离物,分别属于双核丝核菌CAG-1、CAG-2、CAG-3、CAG-5、CAG-6,以及多核丝核菌AG-2-1和AG-5等7个不同的菌丝融合组;各组分离物的数目依次为27、2、1、3、1、2和4个。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我国小麦纹枯病的主要病原物是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中的第一菌丝融合组(CAG-1),但立枯丝核菌(R.solani)中的第五菌丝融合组(AG-5)亦可致病。文中讨论了小麦纹枯病病原的复杂性,复合侵染,微侵染,菌丝融合组中致病力差异和生物防治方法的应用前景等问题;对小麦纹枯病病原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Check-list for scientific names of common parasitic fungi. Series 2b: Fungi on field crops: Cereals and grasses[J] . G. H. Boerema,Adriana A. Verhoeven.Netherlands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 197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