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定位

被引:28
作者
宋晓欣 [1 ]
闫志利 [2 ]
杨帆 [3 ]
机构
[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
[3]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 历史演变; 现实定位;
D O I
10.13615/j.cnki.1004-3985.2015.33.003
中图分类号
G71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中职学生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规定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与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数次演变,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连,表现出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由就业导向转向升学和就业导向并重、由培养专门人才转向复合型人才等特征。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中职教育必须基于人才培养的类型与层次,面对生源多元变化的现实,妥善处理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就业与升学的关系,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中职教育的价值追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职学生升学意向调查报告 [J].
丁良南 .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 2011, (12) :64-66
[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 [J].
姜大源 .
教育研究, 2011, 32 (11) :70-75
[3]   基于人才分类理论审视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J].
夏建国 .
中国高教研究, 2007, (05) :5-8
[4]   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诠释 [J].
邱开金 .
职教论坛, 2006, (09) :21-22
[5]   试论人才分类的若干问题 [J].
严雪怡 .
职教通讯, 2000, (08) :10-13
[6]   技校培养目标调整的思索 [J].
蒋云龙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0, (02) :24-25
[7]   关于中专培养目标的调查与思考 [J].
孙继恒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1999, (11) :36-3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法规汇编[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编, 2002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法规汇编[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