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夏季高温发生规律及对一季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岳伟
杨太明
陈金华
机构
[1]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夏季; 高温; 一季稻;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8.36.082
中图分类号
S511.4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通过历史气象资料分析,揭示安徽省夏季高温发生规律及对一季稻生长的影响,为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气象地面观测资料、农作物发育期观测资料及产量结构资料为基本数据源,分析安徽省近50年来夏季高温发生规律及分布特征。针对典型年夏季高温发生特点,结合一季稻所处发育期的温度适宜指标和高温危害指标,简要分析安徽夏季高温热害对一季稻水稻生长发育的危害和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安徽省高温热害持续的时间与出现频次都是沿江高于江淮之间,江淮之间高于沿淮。安徽夏季高温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水稻抽穗扬花期遇到高温热害,可导致空壳率、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结论]安徽省江淮地区高温热害的主要发生时段与一季稻抽穗扬花期基本吻合,可通过推迟栽插期来避免一季稻遭受高温热害。
引用
收藏
页码:15811 / 158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我国南方水稻孕穗期适宜温度和全生育期≥10℃积温指标鉴定(英文)
    谢佰承
    罗伯良
    殷剑敏
    宋忠华
    李迎春
    [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8, (04) : 64 - 67
  • [2] 江淮之间夏季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杨太明
    陈金华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7) : 8530 - 8531
  • [3] 2003年水稻高温热害情况的调查
    汪寿康
    汪更文
    汪又佳
    [J]. 安徽农学通报, 2004, (01) : 27 - 35
  • [4] 武汉地区中稻大面积空壳形成的原因及防止途径
    王前和
    潘俊辉
    李晏斌
    唐霖
    任华英
    彭坤伦
    [J]. 湖北农业科学, 2004, (01) : 27 - 30
  • [5] 杂交籼稻开花期高温危害及其对策的研究
    谭中和
    蓝泰源
    任昌福
    方文
    [J]. 作物学报, 1985, (02) : 103 - 108
  • [6] 高温对早稻开花结实的影响及其防治 Ⅱ.早稻开花期高温对开花结实的影响
    Laboratory of Phytotron
    Shanghai Institute of Plant Physiology
    [J].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76, (04) : 323 - 329+357
  • [7] 杂交水稻与气象[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陶炳炎编著,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