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的确立——论科学技术进步法与知识产权法的结合

被引:5
作者
郭德忠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归属; 国家; 单位; 个人;
D O 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09.01.009
中图分类号
D922.17 [科学技术管理法令];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5 ;
摘要
2007年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关于国家资助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归属有重要修改,它与其他知识产权法一起构建了我国完整、系统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包括知识产权归属于国家、知识产权归属于单位、知识产权归属于个人三种情形。这样的制度明确了国家、单位和个人之间利益的划分,有利于在保障国家利益前提下激发科研单位、人员的积极性;但在可操作性方面,新《科学技术进步法》还有需要细化的地方。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兼评《科技进步法》第20条对美国经验的借鉴 [J].
张炜达 ;
肖周录 .
电子知识产权, 2008, (08) :43-46
[3]   一部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律——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述评 [J].
陈广君 .
科技与法律, 2008, (03) :6-9
[4]   按照科技进步的内在要求 完善科技进步的法律制度——科技进步法修订的科学性解读 [J].
张建华 .
科技与法律, 2008, (03) :10-14
[5]   科技进步法修订草案:如何再进一步? [J].
高海燕 .
中国人大, 2007, (19) :22-25
[6]   科技进步法修订草案:妙处几何? [J].
高海燕 .
中国人大, 2007, (19) :18-21
[7]   浅议科技进步法的操作性 [J].
徐友刚 .
科技与法律, 2007, (02) :15-17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释义及实用指南.[M].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 编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
[9]  
激励技术创新的法律制度研究.[M].袁晓东; 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