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与成藏模式——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为例

被引:23
作者
罗群 [1 ]
吏锋兵 [2 ]
黄捍东 [1 ]
周海民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岛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地质背景; 成藏模式; 隐蔽油气藏; 坡折带; 南堡凹陷;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中小型含油气盆地凹隆相间,同沉积断裂和褶皱发育,相变剧烈,不整合面多,生储盖组合优越,具备大规模形成隐蔽油气藏的构造背景和地质条件。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存在断裂坡折、挠曲坡折和沉积坡折等多种成因类型的坡折带,它们控制了上倾尖灭、透镜体、断层—岩性、地层超覆、不整合遮挡、物性封闭等多种类型的隐蔽圈闭(油气藏)。隐蔽圈闭为隐蔽油气藏形成提供空间,输导体系沟通油源和隐蔽圈闭为隐蔽圈闭输送油气,烃源岩供给成熟油气,这3个基本要素在时空上形成有利的三维(元)一体关系,导致了隐蔽油气藏的形成。隐蔽油气藏形成需要经过3步(三步曲):断裂控坡折带、坡折带控隐蔽圈闭和油源断裂输导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560 / 565+573 +573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