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凹陷外围地区古生界地层油气成藏分析

被引:5
作者
成永生
陈松岭
机构
[1] 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南堡凹陷; 油气成藏; 碳酸盐岩; 古生界地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为第三纪形成的箕状凹陷,是黄骅坳陷的二级构造单元之一。对南堡凹陷外围地区古生界油气成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围地区古生界碳酸盐岩不具备油气生成能力,油源则来自于南堡凹陷下第三系,通过断层和不整合面进行长距离运移,并在构造高点进行富集,形成新生古储型油气藏;碳酸盐岩基质孔隙度差,原生孔隙基本不具备油气储集性能,晚期未充填构造裂缝是油气运移与聚集的主要场所;岩溶发育垂向分带不明显,溶蚀孔洞孤立且连通性差;发育有不整合油藏以及构造块状油藏2种油气藏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与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J].
刘朝露 ;
夏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2) :209-214+228
[2]   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与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J].
刘朝露 ;
夏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2) :209-214+228
[3]   渤海湾盆地南堡富油气凹陷烃源岩的形成及其特征 [J].
郑红菊 ;
董月霞 ;
王旭东 ;
张水昌 ;
张大江 ;
朱光有 ;
熊英 ;
于海东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1) :78-83
[4]   渤海湾盆地南堡富油气凹陷烃源岩的形成及其特征 [J].
郑红菊 ;
董月霞 ;
王旭东 ;
张水昌 ;
张大江 ;
朱光有 ;
熊英 ;
于海东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1) :78-83
[5]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的储层类型、勘探领域及勘探战略 [J].
赵宗举 ;
范国章 ;
吴兴宁 ;
陈子炓 .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01) :1-11
[6]   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控油机理探讨 [J].
杨栓荣 ;
潘文庆 ;
韩剑发 ;
史鸿祥 ;
祁新中 ;
程光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1) :84-88
[7]   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控油机理探讨 [J].
杨栓荣 ;
潘文庆 ;
韩剑发 ;
史鸿祥 ;
祁新中 ;
程光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1) :84-88
[8]   南堡凹陷无井探区烃源岩评价研究 [J].
张振英 ;
邵龙义 ;
柳广第 ;
贾林平 ;
杨光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4) :64-67
[9]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W61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J].
肖军 ;
王华 ;
马丽娟 ;
甘华军 ;
刘君荣 ;
陈亮 .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4) :30-33+37
[10]   中国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J].
窦立荣 ;
王一刚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5) :419-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