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在痣和恶性黑色素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8
作者
张学斌
陈高平
机构
[1] 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痣; 恶性黑色素瘤; AgNO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比较了55例经组织学证实的皮肤色素痣(21例)和恶性黑色素瘤(34例)的AgNOR数目及其直径,结果显示色素痣AgNOR数目明显低于恶性黑色素瘤,皮肤恶性黑色素瘤高于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两组恶性黑色素瘤AgNOR最大直径均大于色素瘤。AgNOR最小直径比较,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最小,粘膜恶性黑色素瘤次之,色素痣则较大。两组恶性黑色素瘤的AgNOR变化幅度均大于色素痣。提示AgNOR可作为痣和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新的客观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9+63 +63-1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胃癌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的研究 [J].
周晓军 ;
黄进 ;
喻毅强 ;
张太和 .
江苏医药, 1990, (02) :68-69+115
[2]   IMPROVEMENT IN THE STAINING AND IN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ARGYROPHILIC PROTEINS OF THE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 AT THE OPTICAL-LEVEL [J].
PLOTON, D ;
MENAGER, M ;
JEANNESSON, P ;
HIMBER, G ;
PIGEON, F ;
ADNET, JJ .
HISTOCHEMICAL JOURNAL, 1986, 18 (01)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