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渭河段)土地利用对植被盖度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杨胜天 [1 ]
周旭 [1 ,2 ]
刘晓燕 [3 ]
刘昌明 [4 ,5 ]
罗娅 [1 ,6 ]
吴琳娜 [1 ,7 ]
赵海根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3] 黄河水利委员会
[4]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5] 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6]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7]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植被盖度; 土地利用; 变化;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针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薄弱环节,利用MSS、TM和环境星CCD等多源遥感数据,运用相邻图幅递进回归分析消除时相差异后反演植被盖度,人机交互式解译土地利用,研究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渭河段)1978-2010年间3个时期土地利用对植被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植被盖度已显著恢复,植被变化有较强的波动性和异质性;(2)土地利用已发生明显变化,土地利用变化有较强的时空分异特征;(3)土地利用转型和渐变均有利于促进植被盖度恢复,但土地利用转型对植被恢复的贡献更突出;(4)土地利用对植被盖度的影响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区域植被持续恢复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系统优化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1997-2007年的水沙变化趋势及其成因 [J].
许炯心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01) :1-7
[2]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 [J].
李滚 ;
梁伟 ;
杨勤科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 (03) :52-58
[3]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土地利用与林地覆被格局变化研究 [J].
张晓萍 ;
董冰让 ;
李锐 ;
杨勤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5) :163-166
[4]   黄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来水来沙变化及其对水利水保措施的响应 [J].
穆兴民 ;
巴桑赤烈 ;
ZHANG Lu ;
高鹏 ;
王飞 ;
张晓萍 .
泥沙研究, 2007, (02) :36-41
[5]   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J].
王光谦 ;
张长春 ;
刘家宏 ;
魏加华 ;
薛海 ;
李铁键 .
泥沙研究, 2006, (02) :10-16
[6]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淤地坝拦减粗泥沙分析 [J].
冉大川 ;
左仲国 ;
上官周平 .
水利学报, 2006, (04) :443-450
[7]   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J].
王国杰 ;
廖善刚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4) :4611-4614
[8]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季节变化的影响——以陕北延河流域为例 [J].
李正国 ;
王仰麟 ;
吴健生 ;
张小飞 .
第四纪研究, 2005, (06) :100-107
[9]   流域侵蚀产沙过程随尺度变化规律研究 [J].
刘纪根 ;
蔡强国 ;
刘前进 ;
李裕元 .
泥沙研究, 2005, (04) :7-13
[10]   黄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其与降水/径流关系 [J].
李春晖 ;
杨志峰 .
地理研究, 2004, (06) :75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