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地缘经济关系研究

被引:18
作者
刘媛媛
涂建军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地缘经济关系; 欧氏距离; 中原经济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国家战略明确提出重点推进中原经济区等区域的发展,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广阔的前景。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凭借其作为增长极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在中原经济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利用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体系,运用欧氏距离对郑州和中原经济区内其他28个城市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将中原经济区内城市分为4类:强竞争型城市,一般竞争型城市,一般互补型城市,强互补型城市;并分析了郑州市地缘经济关系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研究表明,中原经济区地缘经济关系严峻,从整体上看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因此,各城市应根据不同地缘经济关系类型,采取不同发展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淮海经济区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 [J].
吴新伟 .
商业时代, 2009, (06) :104-105
[2]   地缘经济学刍议 [J].
宋国栋 .
平原大学学报, 2006, (05) :1-4
[3]   地缘经济关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J].
张学波 ;
武友德 ;
明庆忠 ;
骆华松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62-64
[4]   江苏省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分析 [J].
金玉国 .
江苏统计, 2000, (12) :24-26
[5]   山西省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分析 [J].
金玉国 .
经济问题, 2000, (10) :53-56
[6]   距离分析:地缘经济关系评价的一种方法 [J].
温志宏 .
统计与决策, 1998, (01) :8-10
[7]  
中国经济地理[M]. 科学出版社 , 吴传钧主编, 1998
[8]  
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方开泰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