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界若干裸子植物花粉的命名和分布

被引:5
作者
张璐瑾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中生界; 下白; 中生代; 侏罗系; 图版; 裸子植物花粉; 花粉粒; 属征; 外壁内层; 远极面;
D O I
10.19800/j.cnki.aps.1963.03.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本文所讨论的是某些在赤道部位具有特殊装饰的裸子植物花粉。这些花粉经常出现于侏罗系和下白垩统,在许多地方的上侏罗统的孢粉组合中占据绝对优势,但在下白垩统的百分比数就显著下降,至晚白垩世便接近于衰亡。它们在不同地质时期有规律的数量变化,可以作为划分地层的重要参考之一。上述的花粉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在赤道部位具有平行的虚线圈。B.B.查乌也尔和姆契特利什维里在1954年对此类花粉的形态开始
引用
收藏
页码:433 / 437+441 +441-4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江苏句容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J].
张春彬 .
古生物学报, 1962, (02) :246-286
[2]   根据孢粉组合推论湖南汝城文明司红色岩系的地质时代 [J].
徐仁 .
古生物学报, 1958, (02) :141-158+284
[3]   根据孢粉组合推论甘肃酒泉下惠回堡系底部的地质时代 [J].
徐仁 ;
周和仪 .
古生物学报, 1956, (04) :491-508+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