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南地区岩石生热率分布特征

被引:74
作者
赵平,汪集,汪缉安,罗定贵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华东地质学院
关键词
岩石密度,生热元素,生热率,中国东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1 [岩石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500余块岩石样品的生热率实测值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东南地区不同时代、不同岩性和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岩石生热率的分布特征,揭示出华南沉积区地层在晚元古代一寒武纪和侏罗纪出现两次生热率高峰,花岗岩具有异常高的生热率背景。岩石生热率以粤中-赣南为核心,向外扩展呈下降趋势;政和-大埔断裂带西侧生热率明显高于东侧火山岩出露区;扬子沉积区明显低于华南区。按区域岩石生热率分布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南区生热率背景值超过2.8μW/m3,东区介于2.1~2.8μW/m3,北区普遍低于2.1μW/m3。岩石生热率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基底生热元素的丰度和岩浆活动的强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92 / 30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中国东南海陆岩石圈结构与演化研究.[M].李继亮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 [2] 华南产铀花岗岩及有关铀矿床研究.[M].张祖还等著;.原子能出版社.1991,
  • [3] 华南地区古大陆边缘构造史.[M].王鸿祯等主编;.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1986,
  • [4] 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M].张义佑 著.科学出版社.1986,
  • [5] 福建省区域地质志.[M].福建省地质矿产局 编.地质出版社.1985,
  • [6]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M].江西省地质矿产局 编.地质出版社.1984,
  • [7] 高灵敏度分光光度法测定岩石中微量钍和铀的研究
    伊丽莹
    叶元今
    [J]. 地质科学, 1992, (S1) : 361 -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