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絮凝沉降铜绿微囊藻的动力学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70
作者
潘纲
张明明
闫海
邹华
陈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黏土; 水华; 絮凝; 机理; 改性; 架桥网捕; 电中和;
D O I
10.13227/j.hjkx.2003.05.001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研究了 2 6种天然黏土矿物凝聚沉降铜绿微囊藻的动力学过程 .在投加量为 0 7g·L- 1时按平衡除藻率和除藻速率将 2 6种黏土分成 3类 .第 1类矿物 (滑石、三氧化二铁、海泡石、四氧化三铁、高岭土等 )的 8h平衡除藻率大于 90 % ,去除 5 0 %藻细胞所需时间t50 <30min ,去除 80 %藻细胞所需时间t80 <2 5h .第 2类黏土 (轻质页岩、陶土、凹凸棒、累托土、伊利土等 7种 )的 8h平衡除藻率为 5 0 %~ 80 % ,t50 <2 5h ,t80 >5h .第 3类黏土(铁矾土 ,云母 ,沸石、浮石、硅藻土、高钾长石和石英等 1 4种 )的 8h平衡除藻率低于 5 0 % ,t50 8h .当投加量逐步降低到 0 2~ 0 1 g·L- 1时 ,2 5种黏土矿物的 8h平衡除藻率均降到 6 0 %以下 ,只有第 1类黏土中的海泡石仍接近 90 % .与黏土相比 ,在 0 0 2~ 0 2 g·L- 1投加量下单独使用聚合氯化铝 (PAC)时的 8h平衡除藻率均低于4 0 % .进一步对海泡石进行电性改性后发现 ,虽然黏土颗粒表面电位的提高 (pH 7 4时 ,Zeta电位由 -2 4 0mV提高到 + 0 4 3mV)可以显著加快海泡石的除藻速率 ,但其平衡除藻率并没有显著提高 .在分析了本研究中的凝聚机理后提出 :架桥网捕作用可能在黏土 藻凝聚过程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增强黏土对藻细胞的架桥网捕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江河湖海除藻的治标与治本浅析 [J].
赵章元 .
环境保护, 2000, (08) :29-30
[2]   粘土-MMH体系絮凝赤潮生物的动力学研究附视频 [J].
宋秀贤 ;
俞志明 ;
孙晓霞 .
海洋与湖沼, 2000, (04) :434-440
[3]   污水稳定塘除藻的可行性技术研究 [J].
万登榜 ;
丘昌强 ;
刘剑彤 ;
陈珠金 ;
肖邦定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1999, (S1) :84-87
[4]   滇池草海蓝藻清除应急药剂筛选现场试验研究 [J].
陈静 ;
郭慧光 ;
王鸿良 ;
和丽萍 ;
胡培铎 ;
陈异晖 ;
李立雄 .
云南环境科学, 1999, (02) :31-34
[5]   粘土-MMH体系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机制研究 [J].
孙晓霞 ;
宋秀贤 ;
张波 ;
俞志明 .
海洋科学, 1999, (02) :46-49
[6]   粘土表面改性及对赤潮生物絮凝作用研究 [J].
俞志明 ;
宋秀贤 ;
张波 ;
孙晓霞 .
科学通报, 1999, (03) :308-311
[7]   用改性粘土去除赤潮生物的优化条件研究 [J].
李全生 ;
俞志明 ;
张波 ;
张永山 ;
马锡年 .
海洋与湖沼, 1998, (03) :313-317
[8]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与高岭土在实验条件下的凝聚沉降行为研究 [J].
罗岳平 ;
邱振华 ;
马剑敏 ;
李益健 ;
张甲耀 .
环境科学学报, 1998, (03) :56-62
[9]   治理赤潮的化学方法附视频 [J].
俞志明 ;
邹景忠 ;
马锡年 ;
李全生 .
海洋与湖沼, 1993, (03) :314-318
[10]  
非金属矿物原料特性与应用[M].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古阶祥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