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政治的逻辑建构——哈特、奈格里《帝国》论评

被引:6
作者
王刚
机构
[1]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帝国; 生命政治; 非物质劳动; 大众;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12.06.012
中图分类号
D09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305 ;
摘要
哈特、奈格里所著《帝国》一书发表后在思想界引起巨大轰动。帝国作为民族国家主权衰落产物的全球化的主权形式,帝国的权力范式是规训社会之后控制社会的生命政治本质,帝国的生产形式是与工业劳动不同的非物质劳动,帝国的革命主体是取代传统产业工人的大众。帝国、生命政治、非物质劳动和大众正是帝国政治逻辑建构的四维。《帝国》的方法论是欧美中心主义,叙事逻辑是现代帝国主义向后现代帝国主义转变的过程,其意义是预见了后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的新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2]   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的由来、研究现状及其意义 [J].
李春建 .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 (02) :8-9
[3]   《帝国》:全球化时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与战略 [J].
周穗明 .
国外社会科学, 2007, (01) :75-82
[4]   帝国、全球化与后社会主义政治 [J].
麦克尔·哈特 ;
安东尼奥·奈格里 .
读书, 2004, (07) :3-15
[5]   帝国与大众(上)——耐格里论全球化的新秩序 [J].
黄晓武 .
国外理论动态, 2003, (12)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