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恶性疟原虫AMA1不同类型疫苗组合免疫接种研究
被引:3
作者:
李珣
[1
]
薛采芳
[2
]
缪军
[2
]
李淑梅
[2
]
刘忠湘
[2
]
雷俊川
[2
]
王宪锋
[2
]
机构:
[1] 西藏军区总医院实验中心
[2] 第四军医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来源: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疫苗;
顶端膜抗原1;
改良的安卡拉痘苗病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2 [医学免疫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2 ;
摘要:
目的探索应用恶性疟原虫DNA疫苗、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进行组合免疫接种,诱导针对恶性疟原虫红内期抗原AMA1的保护性抗体。方法PCR扩增云南株恶性疟原虫AMA1编码基因,构建和制备DNA免疫质粒VR1020/E(疫苗D)、重组改良安卡拉痘苗病毒rMVAPE(疫苗V)和重组原核表达AMA1胞外域蛋白E(疫苗P)。用疫苗D单独或与小鼠GM2CSF表达质粒共同对小鼠进行初始免疫,用疫苗V和疫苗P进行单次或先后各一次追加强化。采用疫苗D2V组合方案免疫新西兰白兔。ELISA测定小鼠血清IgG及其亚类IgG1和IgG2a的水平,用免疫动物血清进行疟原虫裂殖子体外入侵抑制实验。结果在疫苗D初始免疫的基础上,采用疫苗V或疫苗P进行强化免疫可显著提高小鼠针对AMA1的抗体应答,小鼠血清特异性IgG平均增加15至137倍,GM2CSF表达质粒对疫苗D2V组合免疫小鼠的抗体应答有显著促进作用。采用疫苗D2V组合免疫在家兔可诱导明显的抗体应答。小鼠和家兔免疫血清在体外可显著抑制疟原虫裂殖子对RBC的入侵。结论将DNA疫苗、重组改良安卡拉痘苗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进行组合免疫接种是诱导疟疾红内期保护性抗体的有效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949 / 952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