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教师同情心及其培育

被引:38
作者
石中英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全球化; 同情心; 教师同情心; 有同情心的世界公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51 [教师];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教师的同情心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易于、愿意并能够产生同情现象、引导自己行为方向的心理状态或态度倾向。教师的同情心是教师职业伦理形成与成长的源泉。教师同情心的唤醒和培育大致有以下一些途径可供参考:帮助未来教师和在职教师充分认识同情心在学校教育及学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未来教师和在职教师尽可能多地接触孩子;搜集和研究一些师生交往过程中运用同情心、同情心缺失以及它们所造成不同后果的案例;分析一些优秀教师与卓越教师的档案资料;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帮助教师直观地意识同情品质的重要性;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不断提升教师的同情品质。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休谟的同情原则探析
    张钦
    [J]. 伦理学研究, 2004, (04) : 97 - 101
  • [2] 辞海[M].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夏征农, 1999
  • [3] 舍勒选集[M]. 上海三联书店 , (德)M.舍勒(MaxScheler)著, 1999
  • [4] 育人三部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苏)В.А.苏霍姆林斯基著, 1998
  • [5] 道德情操论[M]. 商务印书馆[英]亚当·斯密(Adam, 1997
  • [6] 我与他[M]. 三联书店 , (德)瓦尔特(Walter, 1994
  • [7] 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瑞士)裴斯泰洛齐(Pestalozzi, 1992
  • [8] 爱因斯坦文集[M]. 商务印书馆[德]爱因斯坦(E·Ainstein),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