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轮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21
作者
方克艳 [1 ]
勾晓华 [1 ]
陈发虎 [1 ]
彭剑峰 [1 ]
刘普幸 [1 ,2 ]
王茂 [3 ]
朱有明 [3 ]
机构
[1] 兰州大学中德干旱环境研究中心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3]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林场
关键词
树轮生态学; 全球变化; 树轮气候响应; 森林生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树轮生态学体系庞大,涉及众多研究方向,讨论主要限定在水平梯度和垂直梯度上树轮气候响应模式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响应和狭义树轮生态学所定义的虫灾、火灾以及涉及人为活动影响如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基于讨论所限定的树轮生态学的部分研究领域,通过与国际研究水平的对比,找出我国树轮生态学研究的不足,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国内树轮生态学的发展.通过吸取国外先进成果从而弥补国内树轮生态学研究的不足,结合全球变化研究的背景,在不同区域开展树轮生态学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定能更进一步推动我国树轮生态学研究的全面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25 / 8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6 条
[1]   天山东部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分析 [J].
彭剑峰 ;
勾晓华 ;
陈发虎 ;
李金豹 ;
刘普幸 ;
田沁花 ;
张永 ;
张永香 .
生态学报, 2006, (08) :2723-2731
[2]   祁连山中部祁连圆柏生长与更新方式的树轮记录 [J].
刘录三 ;
邵雪梅 ;
梁尔源 ;
王丽丽 .
地理研究, 2006, (01) :53-61
[3]   五个中国特有针叶树种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J].
吴普 ;
王丽丽 ;
黄磊 .
地理研究, 2006, (01) :43-52
[5]   树轮记录的贺兰山区近百年来的干旱事件 [J].
张永香 ;
勾晓华 ;
胡文东 ;
彭剑峰 ;
刘普幸 .
生态学报, 2005, (08) :2121-2126
[6]   不同海拔祁连园柏树轮和叶片δC值的变化 [J].
陈拓 ;
陈发虎 ;
安黎哲 ;
刘晓宏 .
冰川冻土, 2004, (06) :767-771
[7]   树轮记录的青海德令哈地区千年降水变化 [J].
邵雪梅 ;
黄磊 ;
刘洪滨 ;
梁尔源 ;
方修琦 ;
王丽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2) :145-153
[8]   以树轮晚材宽度重建公元1726年以来贺兰山北部5~7月降水量 [J].
刘禹 ;
史江峰 ;
V.Shishov ;
E.Vaganov ;
杨银科 ;
蔡秋芳 ;
孙军艳 ;
王雷 ;
I.Djanseitov .
科学通报, 2004, (03) :265-269
[9]   祁连山中部地区树轮宽度年表特征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J].
勾晓华 ;
陈发虎 ;
杨梅学 ;
彭剑峰 ;
强维亚 ;
陈拓 .
生态学报, 2004, (01) :172-176
[10]   树木年轮宽度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进展 [J].
王婷 ;
于丹 ;
李江风 ;
马克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1) :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