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商圈”:形成机理与发展趋势——三论“义乌模式”

被引:19
作者
陆立军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
关键词
义乌商圈; 浙中商务中心; 义乌模式; 创新;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6/f.2006.06.003
中图分类号
F723 [市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是作者研究“义乌模式”的新作,系1999年、2002年发表的“一论”、“再论”的续篇。文章提出,“义乌商圈”是国内外所有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或企业有着紧密经济联系的经济主体或区域,以及由此形成的区域经济分工合作与交流网络。目前,“义乌商圈”已具雏形,其今后演进的必然趋势,就是再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使义乌成为浙江中西部地区的商务中心(即中央商务区),可简称为浙中商务中心。为了促进浙中商务中心的建设和义乌商圈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善软硬环境等举措,实现“义乌模式”的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略论“温州模式”的精髓与创新 [J].
陆立军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12) :33-39
[2]   模块化:一种新的组织模式 [J].
盛世豪 ;
杨海军 .
科研管理, 2004, (02) :12-19
[3]   从“鸡毛换糖”到企业集群——再论“义乌模式” [J].
陆立军 ;
白小虎 .
财贸经济, 2000, (11) :64-70
[4]   中国小商品城的崛起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义乌模式 [J].
陆立军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9, (01) :71-79
[5]  
经济学原理[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杨小凯 著, 1998
[6]  
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G.J.施蒂格勒(GeorgeJosephStigler)著, 1996
[7]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维迎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