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值-理想点法的泥石流危险度研究

被引:11
作者
刘朝安 [1 ]
高文龙 [1 ]
阙金声 [1 ]
陈剑平 [2 ]
机构
[1]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2]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度; 熵值法; 理想点法;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1.s1.024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泥石流危险度的划分是泥石流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泥石流危险度的确定对于泥石流整体特征的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熵值-理想点法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划分模型,选取流域面积、主沟长度与泥石流沟相对最大高差等10个评价指标。利用现场3条泥石流沟作为工程评价对象,通过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采用理想点法进行泥石流危险度的划分研究。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泥石流沟2与3属于高危险度(贴近度为0.79与0.83),泥石流沟1属于中危险度(贴近度为0.82)。泥石流危险度与现场情况及已有研究资料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法在泥石流危险度划分中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6 +2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金沙江流域泥石流的组合赋权法危险度评价 [J].
张晨 ;
王清 ;
陈剑平 ;
谷复光 ;
张文 .
岩土力学, 2011, 32 (03) :831-836
[2]   逐步判别分析法在筛选泥石流评价因子中的应用 [J].
孟凡奇 ;
李广杰 ;
李明 ;
马建全 ;
汪茜 .
岩土力学, 2010, 31 (09) :2925-2929
[3]   隧道工程遭受泥石流灾害的工程易损性评价 [J].
徐林荣 ;
王磊 ;
苏志满 .
岩土力学, 2010, 31 (07) :2153-2158
[4]   基于GIS的北京地区泥石流危险度区划 [J].
白利平 ;
孙佳丽 ;
张亮 ;
王颖 ;
崔继良 ;
魏建明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8, (02) :12-15+35
[5]   支持向量机在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原立峰 ;
周启刚 ;
马泽忠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7, (04) :29-33+39
[6]   组合赋权法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 [J].
匡乐红 ;
徐林荣 ;
刘宝琛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6, (06) :1063-1067+1075
[7]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方法研究 [J].
肖伟 ;
黄丹 ;
黎华 ;
崔振昂 ;
蒙格平 .
地质与资源, 2005, (04) :274-278
[9]   “理想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J].
汤江龙 ;
赵小敏 ;
师学义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06-110
[10]   和龙市东城镇泥石流灾害趋势多元分析与危险性评价 [J].
李洪然 ;
李广杰 ;
秦胜伍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1) :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