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载畜量对南方人工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吴文荣
金显栋
袁福锦
杨国荣
钟声
薛世明
黄必志
机构
[1] 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载畜量; 放牧草地; 生产性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载畜量调控是草地放牧系统优化的主要技术环节。在昆明小哨示范牧场设轻牧、中牧、重牧3个载畜量处理,对应的载畜量分别为每公顷0.74、1.52、2.24个牛单位。每个处理设3个放牧小区进行轮牧,轮牧周期3个月。每个月测定牧草的生长量、饲草现存量、饲草养分;6月和10月两次测定地下生物量。结果表明,随着载畜量的增加,草地牧草的生长量也随之增加,轻牧、中牧、重牧的年度累计生长量分别为8667、9486和10264kg/hm2。同一时间段载畜量越高,牧草现存量越低。枯草期牧草的粗蛋白含量随载畜量的增加而降低,粗脂肪的差异则不大。生长期3个载畜量的草地牧草的粗蛋白、粗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差异均不大。草地牧草的地下生物量主要集中在0~10 cm的土层中,10月份地下牧草根量呈现出随载畜量增大而增加的趋势。3个载畜量条件下的轮牧小区均没有出现草地退化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5个草地型草地牧草的生长速率和养分动态研究
    袁福锦
    吴文荣
    金显栋
    奎嘉祥
    [J]. 四川草原, 2005, (03) : 24 - 27
  • [2] 草业科学研究方法[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任继周主编, 1998
  • [3]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杨胜主编, 1993